您现在的位置:首 页 > 砀山县政府办公室信息公开年报

2010年度砀山县政务公开工作年报

发布日期2011-03-15    字体:[] [] []    保护视力色:

 

砀山县政务公开办公室

20101230日)

201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市政务公开办公室的指导下,全县政务公开工作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不断完善政务公开载体,创新政务公开形式,营造政务公开浓厚氛围,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政务公开向基层不断延伸、内容不断深化、制度不断健全、载体不断丰富,在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加强领导,完善政务公开机制

为使政务公开工作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我县着眼于建立政务公开长效机制,使政务公开成为一种自觉的意识和行为。一是加强和完善领导机制。及时调整了县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各镇、开发区、县直各部门分别成立相应工作机构,形成了县、镇、部门三级联动的政务公开网络。二是建立健全六项制度。我县通过建立健全政务公开责任、审议、评议、反馈、备案和监督等六项制度,促进政务公开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三是抓好政务公开示范建设。已现有的四个政务公开和办事公开示范单位为试点,通过典型引路,示范先行,起到了以点带面的辐射作用。(政务公开示范点:良梨镇政府、县政府办公室;办事公开示范点:城关派出所,土地收储中心)

二、精心组织,稳步推进政务公开工作

全县政务公开工作按照国家、省、市政务公开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人民群众普遍关心、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各类事项为着力点,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积极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在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上取得新突破,在促进政府自身建设上取得新成效。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丰富载体,通过多种有效载体推进政务公开工作。县政务公开办注重创新政务公开形式,丰富政务公开载体,促进全面深入开展政务公开工作。紧紧抓住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这一重要载体,扩大政务公开范围和内容。对县政府网站进行了更新改造升级,增加了县政府网站容量,实现与各镇政府和县直部门网站链接,重新规划设置了新栏目,增加政务公开等方面的信息,全年刊登各类信息1万多条,政策文件5000余份、新闻图片200多幅,同时我县不断充实县政府信息公开网站内容,截至目前,已主动公开各类信息10277条,仅次于宿州市政府和灵璧县。在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同时,县政府网站与县内各单位、各镇网站也建立了有效连接,通过县政府门户网站可以对各部门、各镇工作职能、政策法规、事业发展等情况有一个全面了解。县政府网站不仅提升了砀山县对外的整体形象,也为全县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县单位、各镇结合部门实际,发挥本部门特点,积极做好政务公开载体建设。从县直机关单位到镇政府、社区(村)结合实际设立了政务公开板,对本部门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办事流程、服务标准等全面公开。县档案局加强了职能窗口建设,构建了畅通的政府信息查询渠道,成立了信息公开查询中心,建立了现行文件查阅目录和政府信息公开查询文件目录,提高了窗口服务水平。县行政服务中心进一步规范了行政审批行为,减少审批环节,突出窗口效能。政务公开通过这些有效载体形式,不仅赢得社会好评,还促进了全县招商引资工作。

2)认真做好民声热线办理和县长信箱受理工作。全年接收民声热线事项39件,针对办理时限紧的问题,我们改进了办理方式,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法,一方面把咨询件呈送领导批示,另一方面根据咨询件反映问题直接转到承办单位的作法,不仅保证了办结时限要求,还提高了办件质量。2010年涉及我县的民声热线事项全部办结,群众满意率达98%以上。同时积极做好县长信箱群众反映问题答复工作,全年县长信箱共收到群众来信100件,全部办结,群众满意率达100%

3)规范建设,政务公开质量进一步提高。一是积极推进一般事项公开向重点事项公开、结果公开向全过程公开、自定公开内容向群众点题公开“三个转变”,进一步提高政务公开的质量。先后下发了《关于印发砀山县政务公开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砀政办【201035号)、《转发安徽省政务公开办公室关于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执行年”活动的通知》(砀政办【201041号),2010年度政务公开的范围、政务公开的内容、政务公开的形式、政务公开的制度等作了进一步的明确,县政府办公室也重新设计更新了县政府政务公开栏,将县政府近期出台的文件和通知及时做到了对外公开,县政府办公室联合县效能督查局对县国土局、民政局等部分县直单位政务公开情况进行了检查,经过检查,现大部分单位都能够自觉地、及时地进行公开。但也有部分单位对此项工作不够重视,个别单位甚至没有政务公开栏。二是公开的时间更加及时。针对公开项目的不同情况,确定公开时间,做到常规性工作定期公开,临时性工作随时公开,固定性工作长期公开。三是公开重点更加突出。坚持把群众最关心、最需要了解的“权、钱、人、事”等事项公开作为政务公开的重点,从信息公开、电子政务和便民服务三个方面入手,加大推行政务公开的力度。我县部分公开单位还按照省、市及县委、县政府的要求,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提出具体公开项目目录,不但使政务公开的内容、形式、时间及责任人更加明确,而且使公开工作更易接受评议、检查和监督。

4)强化监督,确保政务公开落实到实处。在狠抓内部制约机制的同时,重点以《行政许可法》实施为突破口,抓好外部监督制约机制的完善,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形成用制度规范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机制。一是强化督查制度。将政务公开工作与党风廉政建设综合进行检查、考评,考评结果作为创满意单位的一项重要内容。严把公开内容和项目关,既防止该公开的不公开,搞半公开、假公开,又防止不该公开的乱公开。同时,鼓励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监督,积极反映公开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使公开工作更加扎实、有序开展。今年以来,我县开展政务公开工作专项督查、行政执法检查、明察暗访活动100余次,先后下发《效能督查》50余期,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责令单位整改,有效地保证了政务公开工作的落实。二是推行定期通报制度。政府及有关行政部门定期在一定范围内,通报近期本地区、本部门的重要工作、重大事项、重大决策,努力做到政府和公共资源配置等重大事项都公开进行,规范运作。县政府还提出要求,凡是重大决策,都要注意倾听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实行决策前的社会通报、公示,并在决策后通过一定形式向社会公开。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我县政务公开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少数单位的领导对推行政务公开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愿公开;怕麻烦,不想公开;怕监督,不敢公开的思想。二是工作发展不平衡。还有少数单位领导对政务公开工作不够重视,工作进展迟缓,公开成效不明显。三是公开内容不够规范。一些单位在公开的内容中,办事的依据和职责多,公开办事的结果少,有的干脆不公开。四是监督机制不健全、监督力度不够。一些单位被动接受上级检查的多,自觉进行自查和抽查的少,个别单位对查出的问题整改不够及时。新闻舆论监督也有待加强。

二、2011年工作打算
    1
、抓考核促提高。一是继续把政务公开工作纳入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提高干部特别是应公开单位领导干部对政务公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切实抓紧抓好本单位政务公开工作。二是充分发动群众对政务公开的内容是否真实、准确、全面,时间是否及时,程序是否符合规定,制度是否落实到位等进行评议,评议结果与年终干部考核相挂钩。三是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在明确职责的基础上,对工作不力、搞形式主义的要严肃批评,限期整改;对不履行主动公开义务、弄虚作假、侵犯群众民主权利、损害群众合法利益、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责任,严肃查处。
    2
、抓先进促后进。以示范单位建设为抓手,培育和挖掘政务公开工作的先进典型,对做得好的单位进行表扬,对做得不好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直至追究有关领导责任。
    3
、抓制度促规范。以建立应公开单位定期汇报政务公开工作制为主轴,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政务公开制度,规范公开内容,提高公开质量。重点抓好公开形式、公开实效等规范化建设和建立健全“四项制度”,即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制度;政务公开评议和考核制度;政务公开责任追究制度;政府信息公开情况统计报告制度,促使我县政务公开工作朝规范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4
、抓督查促落实。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一是加强行政层级监督和专项监督。县政府监察、审计和法制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对政务公开工作情况实施专项监督;各级政务公开牵头负责部门,进一步加大督促检查的力度,逐级开展督查活动,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有关部门对全县应公开单位进行明察暗访,通报督查情况,督促落实政务公开工作。二是自觉接受人大、政协、人民群众的监督,特别是要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等社会监督的作用。在以完善投诉信箱、监督投诉电话等形式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的基础上,通过县政府门户网站开设政务公开监督投诉受理平台,畅通群众投诉渠道,进一步拓宽便民的监督形式和方法。三是规范政务公开监督员队伍建设,完善政务监督员工作机制,发挥政务监督员作用,听取工作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政务公开工作。
    5
、抓重点促深化。一是突出政务公开的重点领域。按照“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切合实际,稳步实施”的要求,在深化完善和巩固提高上下功夫,加大“真公开”的力度。特别是把与群众联系密切的领域、行政执法领域和涉及“权、钱、人”的管理领域作为我县推行政务公开的重点。同时,要求按照有关规定,对上述领域的行政事项进一步公开办事程序、办事标准、办事结果,并在工作质量、态度、时效等方面作出承诺,不断增强工作透明度。二是突出政务公开的重点环节。继续开展政务公开目录编制工作,对县政府及其部门政务公开的内容、形式、时限、责任单位等进一步作出明确规定。继续优化审批办事服务,对各项办事指南的公开进行进一步细化。从办事者的角度出发,将整个办事流程详细告知群众,对每个环节的疑难作出说明解释。设置完整直观的政务办理服务指南,让群众一目了然,方便群众办事。